网站建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二亩地专业建站/网站制作建设公司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40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企业文化 [复制链接]

真实姓名
二亩地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admin 发表于 2014-5-14 09:00:52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  现在大家都在讲互联网思维,雷军提出的“专注”、“极致”、“口碑”、“快”成了很多企业重新进行业务思考的基本思路。作为企业大学和企业文化工作的探索者和实践者,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思考,和大家分享下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构企业文化的建设策略,抛砖以引玉。

 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。这其实提出了一个最经典,也最基本的问题,我们服务的客户,他/她的本质需求是什么,哪些是可以观察到的,哪些是可以访谈得到的,哪些是必须深挖才能发现的潜在需求。做企业文化,难就难在文化是一种复合的需求。有表层次的,如员工活动;也有深层次的,如归属感、成就感、荣誉感、社交需求等。如果不了解员工这些需求,就可能费力不讨好,无从发力。特别是现在的企业,80后,乃至90后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的主体。企业文化应该充分考虑这个群体的时代性,以及独特的心里诉求。《轻有力:用90后思维管理90后》讲了90后很多很有意思的心理,值得每个做文化的管理者认真阅读。

  从需求出发,“专注”、“极致”、“口碑”、“快”给我们指出了做企业文化的基本方向。

  “专注”,意味着我们做文化要有重点,做几项员工最“痛”的地方,争取让员工“尖叫”。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,海底捞给员工最大程度的授权,德胜洋楼邀请农民工员工在五星级酒店开年会,Google逆天般的超豪华就餐和零食。回到我们自己的企业,集中火力,解决1-2个员工最关注的问题,文化就有了很强的着力点。

  “极致”。在我看来,持续的“专注”,一定能达到“极致”的境界。极致讲的是品质,而且是超出预期的品质。做文化也是类似的道理,把握好方向,就要持续去做,做彻底。半途而废,浅尝辄止,肯定做不出有生命里的企业文化。3M的创新精神、富士康的成本控制意识,通用电器的人才发展理念,这些都是文化做到极致的表现。

  “口碑”。所谓的雇主品牌,所谓的“品牌忠诚”,都是建立在“口碑”之上。企业文化建设也要有口碑意识。一个公司,一定要有几个口碑很强的文化项目,比如通用电气的 SessionC、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黑客日、很多公司的内部讲堂、达人秀等。口碑的形成,强化了员工对于文化的认同感,是文化正向循环的基础。

  “快”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,在企业文化建设中,道理也是类似的。从来没有一个方案,一开始就想的很正确、很全面、预估了所有的情况。企业要给企业文化工作者一定的授权,授权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文化形式,在尝试中不断迭代,用敏捷的思维逐步建立企业文化的体系。“快”的含义,就是要动起来。文化建设一定是做出来的。www.gengjianfen.com

  回头想想,互联网思维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。每个企业、每个人,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、潮流的影响。依附于企业、个人的企业文化,也必然要随着发生变化。用互联网思维做重新的思考,也许我们离文化的真相,就又近了一步。
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0
建站7年,服务客户1700之多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
扫描添加微信

Archiver|手机版|二亩地专业建站/网站制作建设公司 ( 冀ICP备13016078号-2 )  网站地图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120号

GMT+8, 2025-5-4 16:26 , Processed in 0.02483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回顶部